教务部

关于举办2024年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校赛的通知

拟稿:拟稿时间:2024-01-04浏览:10

各二级学院:

为了推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选拔优秀教学团队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学校决定举办2024年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校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赛出高风格,赛出真水平,赛出基本功,充分发挥比赛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各地各校落地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线上、线下教育相互融合,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促进“能说会做善导”的“双师型”教师成长,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二、比赛要求

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4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参赛材料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教学实施报告和教材选用程序说明等文档资料,以及课堂教学实录和课堂教学片段等视频资料。

(一)教学内容。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要求,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契合层次定位。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应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基础性、职业性、时代性,体现学科知识与行业应用场景的融合其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专业(技能) 课程内容应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结合教学实际融入科学精神、工程思维和创新意识,注重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育。

(二)教学设计。依据国家教学标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合理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课堂教学。思想政治课以“八个统一”为统领,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杜绝各种形式主义。专业(技能)课程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手脑并用,实施项目式、任务式、案例式、情景化教学等。

(三)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开展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推动深度学习,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教学过程真实数据,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专业(技能)课程应注意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实习实训应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岗位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需要合理创设数字化学习和实习实训情境,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思想政治课教材选用应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课程标准统筹用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的德育课教材,其他课程按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要求规范选用教材,优先选用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鼓励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四)教学评价。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关注育人成效、检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行为的精准分析,个性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成效。思想政治课还应注重综合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情况。

(五)教学反思。深度思考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总结在更新教育理念、落实课程思政、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角色、改进教学评价、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育人成效的有机统一,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赋能的“大先生”。

三、比赛分组

设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组、高职专业课程一组和高职专业课程二组共3个报名组别。

1.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4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高职专业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4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3.高职专业课程二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4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2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鼓励学院优先推荐实训教学内容特色鲜明、技术先进、成效明显的优秀作品参加本报名组的比赛。

四、参赛作品及材料

教学团队选取某门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要求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完成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教学内容要符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中的有关要求,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突出思想性、注重基础性、体现职业性、反映时代性;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内容应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教材的选用和使用必须遵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鼓励推荐落实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要求、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和中外合作办学、针对高职扩招生源特点实施教学、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良好的参赛作品。

参赛作品材料包括实际使用的教案、3~4段课堂实录视频(要求每位成员必须要有1段课堂实录视频,视频资料不全的视为无效作品,不参与评比)、教学实施报告,另附参赛作品所依据的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有关要求详见附件3)。

五、比赛和奖励办法

采取先初评再集中评委评审的方式进行。先在学院初评,按分配的名额(见附件1)推荐到教务部,教务部组织专家初审参赛作品材料,按照三个组别参赛总团队的15%25%、40%的比例分别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根据评分的高低在三个组别中选拔若干作品进入现场决赛,再根据决赛评分,按省教育厅的指标依名次选拔团队代表学校参加省赛

现场决赛时,教学团队介绍教学实施报告、针对抽选教案中的自选内容进行无学生(也不允许参赛选手扮演学生)教学展示。

六、参赛方式及要求

(一)参赛队

各组别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组织参赛队参赛。

(二)参赛作品

1.为提高参赛积极性和作品质量,原则上各学院的参赛作品必须通过二级学院选拔赛或专家评审推荐的形式产生。同一学院同一门课程仅能推荐一个参赛作品。

2.参赛作品应为原创,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或其他法律纠纷,其责任由相应的参赛教学团队承担。

(三)参赛对象及资格

1.参赛对象应为我校全体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可按要求参加专业(技能)课程组的比赛。每个教学团队一般为3—4人组成。

2.教学团队成员的所在学院均须在近2年内实际开设参赛作品教学内容所属的专业和课程,成员须实际承担有关教学任务,以教务系统记录为准,各二经学院在推荐时把好审核关。

3.每个教学团队由实际承担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含实习指导)任务的教师组成。除公共基础课程组外,每个教学团队可吸收1名学校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参赛。每位教师限参加1个作品的比赛,每个作品只能参加一个报名组的比赛,超过限额的视为弃权。参赛作品团队成员一经报名确认,中途不允许调整。

4.鼓励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教学成果奖主持人以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教师积极报名参赛。

七、作品提交要求

1.各二级学院填写《参赛汇总表》(见附件2),加盖学院公章送到教务部办公室(两个校区)。

2.各二级学院于2024年3月3日下午4:00前用U盘拷贝或者邮件的方式将参赛作品材料一次性提交到两校区教务部,逾期不再受理。

3.联系人:郭飞羽

2024年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校赛相关附件.zip

教务部

2024年1月4日